见李国助如此不计较利益得失,徐光启和沈有容不由面面相觑,都露出了诧异之色。
“弘济公子,老夫有一事不明,还请不吝赐教。”沈有容突然对李国助说道。
“瀛海先生请说。”
“毛总兵何时有了永明镇的股份?”
沈有容迫不及待地问道,同时目光凝重地盯着李国助。
沈世魁突然面色大变,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。
“是我去年在朝鲜的时候赠送给他的。”
李国助瞟了一眼沈世魁,淡淡一笑,从容不迫地答道。
沈有容和徐光启又十分默契地对视了一眼,转对对李国助道:
“近来我对股份制也有所了解,主要是商人筹集资金做大生意的手段。”
“永明镇的五座城里目前都有证券交易所,还可以用股票吸引民间小额资金。”
“毛总兵去年尚未开镇东江,并未得到朝廷的军饷支持,固然没钱购买股票。”
“可你为何要给他赠送股份呢?这对永明镇有什么好处呢?”
李国助嘴角勾起一抹耐人寻味的弧度,好整以暇地抿了一口酒,才反问道:
“商人无利不起早,你觉得我会做亏本买卖吗?”
“哈哈哈哈——”
沈有容愣了一下,旋即爽朗地大笑起来,抬手捋着花白的胡须道,
“我自是相信弘济公子肯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。”
“奈何就是想不通,你给毛总兵股份究竟有什么好处啊。”
李国助斜眼一笑,又抿了一口酒,说道:
“首先毛总兵是建奴的敌人,对永明镇来说,这就是他最大的价值。”
沈有容歪头皱眉,想了片刻,无奈地摇头苦笑,又扭头去看徐光启,却见对方也是摇头苦笑,表示想不明白,于是又转对李国助道:
“恕老夫愚钝,实在想不明白公子的微言大义,还请明示。”
李国助淡淡一笑,问道:
“瀛海先生、玄扈先生,你们来了这么些天,不会还不知道永明镇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吧?”
“支柱产业?”
沈有容和徐光启几乎异口同声地念出了这个词,且都露出了思考的表情。
很显然这个现代化的经济术语让他们一时都理解不了意思。
“弘济小友的意思是不是说,最能给永明镇带来可观收入的行业?”
想了一阵后,徐光启突然问道。
“嗯,就是这个意思!”李国助含笑点头,“玄扈先生以为我们的支柱产业是什么?”
“嗯……据我这些天以来的观察,老夫认为永明镇的支柱产业应是山蚕养殖……”
徐光启若有所思地说到这里,用询问地目光看着李国助,问道,
“老夫说的对吗?”
“先生说的很对!”
李国助立即予以了肯定,紧接着却又话锋一转,
“不过除了山蚕养殖,我们还有一个支柱产业,”
“就是东海女真之地的木材、药材和毛皮。”
千千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