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千千小说网>其他类型>穿唐后,导师和我面面相觑> 213.第213章 杨国忠的对策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213.第213章 杨国忠的对策(1 / 2)

“这杂胡竟敢和本相谈条件。”杨国忠翻看着手中安禄山送过来的密信,有些恼怒。

先前李林甫还在时,李林甫命令他攀扯王忠嗣,这个杂胡乖乖听话,到了他这,倒是讲起来条件了。

真是认不清形势啊。

杨国忠只看到了李林甫一声命下朝堂莫不遵从,便以为右相都有这样大的权力。安禄山不顺从他,在杨国忠看来就是不忠。

何况还有王忠嗣案在前,安禄山当年能听从李林甫的命令污蔑王忠嗣,如今却不听他的命令诬陷李林甫,这不是摆明了觉得他杨国忠比不上李林甫吗。

杨国忠恼怒把密信往桌下随后一塞,便站起来往外走。

他得晾一晾安禄山,让这杂胡知道今时不同往日,如今大唐右相是他杨国忠,朝堂风向已经变了!

杨国忠离开相府便风风火火赶到了兴庆宫,他刚接手相位,许多东西都不太熟悉。

不过朝政为次,最要紧的还是圣人心思,杨国忠太清楚他这个相位是怎么来的了,他的所有权力都来自于圣人,圣人喜欢他,他才是右相。

兴庆宫内,御池旁的柳枝在微风中摇曳,李隆基正站在栏杆边欣赏湖景。

“臣拜见陛下。”

来人是杨国忠。

李隆基头都没扭,手中依然悠闲往水里撒着鱼食,几尾金红鲤鱼拍着尾巴追逐散落在水面上的鱼食。

“国忠来了啊。”李隆基招呼杨国忠过去。

他挥挥手让身边的婢女仆从都离远些,显然接下来的谈话属于帝王和当朝宰相之间的密谈。

李隆基开门见山:“朕听说,和政与秦国夫人夫婿的胞弟定了亲。”

杨国忠表情一僵,讪讪道:“是柳潭与和政郡主一对小儿女看对了眼,柳潭不知轻重,对郡主一见钟情,便上门求娶郡主,郡主也应下了……太子尚且还不知晓此事。”

虽说没有闹到明面上,可自从李亨休弃了韦柔之后,李明锦便搬出了太子府,李亨心中有愧,也就对此事权当不知。

杨国忠知道李隆基不喜太子,特意点出太子不知一事来解释。

李隆基似笑非笑:“那倒是朕错怪了爱卿,朕还以为爱卿有意结交太子呢。”

“臣只对陛下忠心耿耿。”杨国忠冷汗刷一下就下来了,连忙指天发誓。

他的确有结交太子的心思不假。毕竟他跟李林甫还不一样,李林甫老了,他还年轻,还能活到太子上位,现在不结交太子,难道等到太子上位以后清算他吗。

但是柳潭与和政郡主之事,真不是他凑的啊,和政郡主与太子关系不好此事并不是什么秘密,太子李亨也不只和政郡主一个女儿,他要是真想再凑一对儿女亲家,肯定选其他受太子喜爱的郡主啊。

李隆基顿了顿,又笑了:“朕险些忘了,和政如今不住在太子府,而是住在寿安公主府上,寿安与和政自小一起长大,情分非同一般。”

“说不准爱卿是想要和朕这个文韬武略的小女儿攀上关系呢。”李隆基轻飘飘道。

杨国忠脑筋转的飞快。

寿安公主怎么了?一个公主,莫说和政郡主还只是和她关系好,依照杨家如今的权势,就算是族中子弟要做寿安公主的驸马也做得啊。

杨国忠本来以为帝王在意的是杨家亲戚求取太子之女,不愿意外戚和储君亲近,可听帝王方才所言,倒像是不愿看到他和寿安公主亲近。

“臣是外臣,和寿安公主素不相识。”杨国忠斟酌了片刻,选择了一个最稳妥的说法。

他天宝年才入长安城,数十年前的政变对他来说着实有些遥远了。

“罢了。”李隆基淡淡扫了杨国忠一眼,错开了话题。

“朕已经下旨命大理寺给你娘舅平反了。”

杨国忠连忙谢恩,他就是因为受了娘舅连累,才家道中落成了个落魄户,倘若家道没有中落,他也该是如杨玉环一般出身名门的杨家子弟,而不是打小只能晃荡在市井之中,厚着脸皮扯着弘农杨氏大旗才得以出仕的落魄户。

只是这一提他的娘舅,倒是让杨国忠品出了一些深意来。

他的娘舅不是旁人,正是则天皇帝的男宠张易之,则天皇帝退位以后被清算流放千里,圣人忽然提起这事,加上前面说的寿安公主,杨国忠心里便有数了。

险些忘了他们大唐不只要防备太子,公主皇后也得防备着了。

“臣是陛下之臣,自然只对陛下忠心。”杨国忠试探道,“北方苦寒,寿安公主金枝玉叶之躯,臣觉得不能让公主一直在朔方受苦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千千小说网